记者2月25日获悉,广州实验室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出肥胖型金黄地鼠模型,并依据该模型,揭示肥胖导致新冠重症的发病机制,为未来肥胖人群在相关重症中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于日前发表在《交叉科学》上。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肥胖不仅与多种慢性病有关,在诸如新冠疫情中,肥胖也与重症风险密切相关。然而,肥胖如何导致重症的背后机制尚不明确。
通过肥胖型金黄地鼠模型,研究团队模拟出肥胖人群在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重症表现,并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金黄地鼠感染前后的肺部组织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团队发现,相较于普通金黄地鼠,肥胖型金黄地鼠表现出更高的病毒载量、更严重的肺损伤以及免疫失调。其中,单核细胞衍生的肺泡巨噬细胞(以下简称MD-AM)在肺部高比例聚集,并呈现特异性的细胞命运分化特征。该结果表明MD-AM在肺部过度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肥胖型金黄地鼠体内的MD-AM炎症消退能力明显受损。其中Trem2基因依赖的胞葬作用途径被显著抑制,导致炎症长期持续,肺组织损伤加剧。
通过进一步研究,研究团队发现,肥胖型金黄地鼠促炎型巨噬细胞亚群的数量显著增加,并伴随促炎因子水平上升,从而进一步导致炎症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