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9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以“智能医学时代: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在题为“智能时代:医学信息学科的新质发展”的主旨报告中指出,人类的先进技术优先应用于医学和国防,此所谓“万学归医,万技归军”。生物技术(BT)与信息技术(IT)作为21世纪的两大关键技术领域,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医学信息学作为“医学-卫生-健康”的赋能之术在“促、防、诊、控、治、康”六个方面和“语、药、械、食、居、环”六种方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医学研究,以学科发展带动技术创新,促进医学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邓海华指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学技术是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而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贯通医学、信息科学、数据科学、智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打破学科壁垒,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教育框架,共同搭建医学与智能融合的创新平台。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规划评估处三级调研员施韵表示,医学信息学是推动卫生健康科技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应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加强成果的创新转化,因地制宜应用新质生产力促进学科高水平发展。
大会举行了“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启动仪式”。该教材作为本领域高质量、高标准的专业教材体系,将严格对标我国智能医学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严把质量关、专业关、进度关,为智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做出重要基础性贡献。
大会还举行了“医信杯”医学人工智能应用主题大赛启动仪式。大赛将挖掘和培育医学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创新人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深度研发应用。
会议同时发布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十四五”重点项目“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路径研究”的优秀成果并颁发证书,该项研究构建了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框架,加强卫生健康科技信息标准化。
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表示,医学科学数据成为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AI赋能健康医疗有望成为我国健康科技跃升潜在突破点和增长点。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探讨了医学影像重构的表现形态,他指出,医学影像AI应从多维度赋能影像医学的全流程,临床需要具有整体观、全面性、全流程的人工智能系统。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信息统计处一级调研员沈剑峰强调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患者就医体验的关键作用,将与健康中国实现深度融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刘辉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期间各位专家共同探讨了医学信息学在智能医学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交流了AI赋能医学健康的新技术、新方法,深入讨论了智能医学工程教育的新范式、新思路,达成了多项新共识,启动了多项新工作。他倡议行业同仁进一步聚焦关键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携手推动学科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全面促进本领域研究、教育和实践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