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严重毁损的修复是世界性难题。如何治疗患者并拯救其人生?
近日,国际头颈外科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头颈外科期刊》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李青峰/昝涛团队《自体组织全脸面预构和修复》一文,同期刊发美国头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协会主席Patrick J.Byrne等教授的专题评论《创新全面部重建技术-推动自体组织移植发展》。
研究团队自2005年开始深耕面部修复重建领域,于2012年发明“全脸面毁损修复重建”技术并完成全球首例“自体组织全脸面预构和移植”治疗,这一重大创新技术因显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而被誉为“中国式换脸”。经过十多年的临床改进和长期随访,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可推广性得到验证,并在研究团队的不断完善下形成了标准术式,成为了严重头面部毁损重建治疗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换脸”在国际上一直沿用的是异体脸面移植技术,即将他人遗体捐赠的“脸面”移植到患者面部,但由此引发的免疫排异反应使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加上供体短缺及社会伦理问题等局限性,自2005年世界首例异体换脸施行以来,全球仅完成了50例,且2020年以来只完成1例。全球首位接受异体换脸手术的患者是法国女性伊莎贝尔·迪诺瓦,2016年死于癌症,她于2005年接受换脸手术后因抗排斥治疗患上了两种癌症。
由于异体脸面移植风险高,且患者术后无法真正融入社会,李青峰/昝涛团队另辟蹊径,创新性地应用传统外科技术,结合再生医学、干细胞、数字三维技术等新方法,于2012年完成全球首例自体组织全脸面预构和移植。近年来,他们通过二项技术补充和完善,进一步确定了标准术式,建立并定型了利用自体组织构建全脸面和移植重建脸面的技术。在此过程中,巨大的挑战贯穿整个研究和治疗过程。如何为脸面重建提供足够大的皮肤?如何塑形五官?如何解决血管化的问题?这些都是科研团队必须要攻克的道道难题。
“在患者的胸前区域‘长’出一张脸,再把长好的‘新脸’移植到患者自己的脸上。”昝涛教授解释说,先取患者腿部的部分血管做载体进行组织扩张,利用干细胞治疗技术,使患者的胸前区再生出至少是原来面积8倍的皮瓣组织,且血供丰富、颜色与面部接近、超薄而便于塑形;再用患者自身的软骨组织,通过3D打印技术在上述新生的皮肤软组织上构建鼻、唇和眼裂等面部器官;然后将构建好面部器官的“脸面”移植到患者脸部。
团队的系列病例手术非常成功,但按照医学规律,一项新技术发明后,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来证明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推广性。在接下来的又一个十年中,研究团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规范手术程序,将皮瓣预构、三维打印、ICG血管造影辅助监测等先进技术与传统方法巧妙结合,极大地拓宽了自体组织在面部修复中的应用范围与效果。此次团队最新刊发于国际头颈外科顶级期刊论文,除了有完成对“中国式换脸”技术定型的相关内容,更重要的内容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回顾和评估,这一重大创新技术已被证明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主要治疗方法。
在Patrick J.Byrne等教授的评论文章中,这项成果被高度评价为“面部重建领域令人瞩目的重大进步”,为患者提供了形态自然的修复效果和面部功能,同时避免了异体移植所需的终身免疫抑制及其相关风险,这标志着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评价一项技术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相较于异体换脸的伤者重返社会及工作几乎为零,以及长期免疫抑制所带来的肝肾损伤和肿瘤发生的较大可能,“中国式换脸”目前已成功完成80多例。经过5到10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形态及功能状况有了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大大改善,92%的患者还成功重返学习或工作岗位。
据了解,中国团队这一“换脸”技术,将为各类面部组织、器官缺陷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头面部重建领域的中国智慧与力量将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