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新疆银朵兰药业:智能制造助力民族药产业升级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14
浏览次数:

9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来到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朵兰药业”)。

走进制粒车间的大门,机器轰鸣声扑面而来,一条全自动一体化先进颗粒剂包装线正高速运转。只见药品经过传送带依次完成包装、检测、装箱等环节,工人们只需在操作台前轻点几下参数设置,生产线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多达840包“复方一枝蒿”颗粒,生产效率提升了2.6倍。

银朵兰药业已有50余年的制药传承。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率先在新疆引入中药提取自动化控制及监控系统,实现工时缩短30%、蒸汽节能35%、提取收率提高10%—20%。借助这一系列智能化改造,企业逐步建成数字化、现代化的中药民族药产业园,为新疆民族药产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药材好,药才好。”董事长李俊说。为从源头保障质量,公司按照国家中药材GAP标准,建设了3500亩药材种植基地,对一枝蒿、菊苣、锦灯笼、葫芦巴、洋甘菊、神香草等20余种特色药材开展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研究。

其中,一枝蒿的驯化故事尤为典型。长期以来,一枝蒿多依赖野生采集,资源稀缺且品质参差不齐。银朵兰药业团队历经10年,成功攻克野生一枝蒿的驯化与规模化种植难题,不仅解决了原料“卡脖子”问题,还建立起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质量体系。通过试验田建设,公司积累了庞大的数据资料,填补了国家药典未收录一枝蒿相关知识的空白,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向“科技赋能”的转变。

科技创新正逐步转化为成果。近五年来,公司已有6个民族药新药在研,获得7个临床批件。其中,复方比那甫西颗粒经过15年研发,于2025年2月获批上市,成为新疆首个A类生产1.1类中药创新药,填补了自治区在中药创新药上的空白。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银朵兰药业也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公司全国独家产品复方一枝蒿颗粒(10g)已在乌兹别克斯坦成功注册,迈出了民族药“走出去”的关键一步。李俊说:“传承好中药民族药是我的情怀,更要依托科技创新把民族药推向世界,为更多人的健康服务。”

从生产线到田间地头,从驯化一枝蒿到研发创新药,银朵兰药业正以智能化手段推动新疆民族药的现代化转型,推动民族药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