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肿瘤治疗联合疗法日趋完善,有望改变临床实践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14
浏览次数:

  2月13日—15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召开。会议通过全体大会报告、口头报告、快速口头报告等形式公布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一项联合疗法的临床研究报告凭借优质数据获得大会官方新闻平台的重点介绍。

  据介绍,该研究(TALAPRO-2)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纳入了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和亚太地区等多地的团队开展联合研究。

  中国主要研究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上海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叶定伟教授介绍了这一研究开展的必要性。他解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一种与DNA损伤和修复有关的特殊核酶。这类酶的抑制剂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目前已成为各项权威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现阶段获批的联合治疗方案大多针对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mCRPC(前列腺癌的终末期阶段)人群。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需要精准治疗水平的科学证据。

  近几年,多个国家批准泰泽纳联合恩扎卢胺用于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mCRPC成人患者。这意味着,带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能够使用该联合疗法。那么,其他基因分型的患者能不能从这一新的联合治疗疗法中获益?

  “研究首次证实了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与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联用,能为患者带来显著临床生存获益。”该研究的全球首席研究者、犹他大学亨茨曼癌症研究所教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Neeraj Agarwal博士表示,数据表明,无论是否有HRR基因突变,联合用药均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该研究有望成为改变临床实践治疗方案的科学证据。

  数据显示,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的新发病例数约为13.42万人。叶定伟表示,处于前列腺癌最具侵袭性的疾病终末阶段,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子异质性,如果缺乏有效的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往往不会超过3年。而研究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联用方案不仅能为HRR基因突变的人群带来显著生存获益,也能进一步改善全人群患者队列的总生存期与生存获益,无疑为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更广泛患者,让前列腺的精准治疗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提供了科学证据,也为更多需要有效治疗方案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据了解,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此前已在《柳叶刀》《自然医学》等学术期刊上进行了发表,后续数据将提交至相关卫生监管部门,以推动联合用药进一步落地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