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抗击肿瘤 中医全周期全方位呵护“她”健康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14
浏览次数:

  “在女性肿瘤防治过程中,今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要在辨证论治的精准性上下功夫,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既要搞清楚中医治疗的有效机制,也要遵循中医药的规律做临床研究。”

  近日,第二届中医药创新暨女性肿瘤健康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大会主席、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多学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卢雯平在会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作如上表述,强调了未来中医发展的重要方向。

  女性肿瘤面临耐药、复发、保育等治疗难点

  女性肿瘤是指发病群体主要为女性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据今年年初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2022年我国女性肿瘤中发病数前三位为乳腺癌、宫颈癌、子宫体癌,死亡数前三位为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

  “当前,女性肿瘤在临床治疗中面临着很多难点。”卢雯平表示,乳腺癌的治疗难点主要在于耐药性。所谓耐药性,简单来说就是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耐药性可发生在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化疗等疗法后。出现耐药性后,肿瘤进程往往就不好控制了。其中,三阴乳腺癌因恶性度高、治疗方法较少,也是乳腺癌治疗的难点。

  “卵巢癌的临床难点主要是特别容易复发转移,尤其在三年之内。”卢雯平接着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生物学、现代医学(西医)、中医学等相关学科和技术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这一欣欣向荣的画面似乎在卵巢癌领域被按下了“暂停键”——近几十年来,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始终未得到阶段性提升,只有40%左右。

  肿瘤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女性肿瘤中的子宫肿瘤、卵巢肿瘤等皆影响生育。卢雯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她接诊的很多年轻尚未生育的女性患者都有着强烈的保育意愿,如何平衡肿瘤治疗控制和生育,也是医学界一直探索的课题。

  举个例子,“早期的子宫内膜癌需要手术切除子宫和卵巢,但若是做了手术,患者就不可能再生育了。因此,我们对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保育相关措施,即先不做手术,保留子宫和卵巢,通过药物治疗将肿瘤消灭达到完全反应(CR),为患者生育争取时间。等患者生下宝宝后再做手术;乳腺癌患者也可以先经过2-3年的内分泌治疗,暂停治疗后备孕,待生下宝宝完成哺乳后继续进行内分泌治疗。”卢雯平话锋一转,坦言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患者顺利怀孕,安全生下宝宝,也是一种挑战。与肿瘤打交道,就如同在钢丝绳上跳舞。”

  中医多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膏膜、拔罐等。卢雯平介绍,传承了千年的中医在女性肿瘤的预防、治疗、维持、晚期等多阶段、全周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预防阶段,以宫颈癌为例。宫颈癌主要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如果女性持续感染HPV,可能会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癌前病变过程,最终致癌。那么,在感染病毒后到癌前病变的这段时间里,中医可通过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充分调动自身的免疫细胞消灭病毒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在卢雯平看来,在肿瘤的“激烈”治疗阶段,如手术、放化疗等,中医可以减轻其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失眠多梦、放射性损伤等症状。

  “激烈”的治疗完成后,体内或许还会有少量未被清除的肿瘤细胞隐藏起来,此后就进入了维持阶段。

  “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改善体内肿瘤微环境,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阻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卢雯平说。

  晚期阶段,肿瘤对身体的负荷很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卢雯平告诉记者,中医可通过对症治疗,尽可能地缓解晚期患者的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疼痛等,力争让患者吃得好、睡得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抗肿瘤,是人类的必修课。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必将在这场战役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拥抱时代、拥抱科技,让素来兼容并包的中医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卢雯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