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技筑牢心梗救治防线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14
浏览次数:

  冠心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急性心肌梗死更是其最为凶险的致死类型。11月20日是全球心梗救治日,今年的主题“聚焦技术创新,共筑心梗救治防线”。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一项名为“急性心肌梗死预警诊疗技术构建及关键设备研发应用”的研究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领衔,历经六载春秋,团队构建了心梗预警体系,并提出基于斑块病理特征的心梗个体化治疗策略。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全国300余家医院应用,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88篇。

  高危斑块“现原形”

  “心梗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医学机制,简单来说,心梗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导致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坏死。”于波介绍,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往往是那些隐藏在血管壁上的高危斑块。

  为了揭开这些高危斑块的“神秘面纱”,于波带领团队建立了涵盖12043例患者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急性心肌梗死、人群队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标准化的生物样本库。

  随着对样本和数据的分析逐渐深入,高危斑块的典型状态也越来越清晰。于波表示,那些最薄纤维帽厚度小于66.7微米、最大脂质角度大于225.7度、最小管腔面积小于3.5平方毫米的斑块,正是引发心梗的“高危分子”。这些斑块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并引发心梗。

  为了更准确地识别这些高危斑块,科研团队引入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CT)。这项技术如同一双“透视眼”,能够穿透血管壁,清晰地显示出血管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通过OCT,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斑块的形态、大小和稳定性,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个性化”

  提到心梗治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支架植入。然而,在于波团队看来,支架植入并非“万能钥匙”。他们发现,对于那些预处理后残余狭窄程度较轻、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进行性症状加重的患者,完全可以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而无需植入支架。

  这一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心梗治疗理念,让心梗治疗从“一刀切”走向了“个性化”。

  从科研团队开展的系列研究证明,经过OCT评估后,那些轻中度狭窄的斑块侵蚀患者和部分非复杂病理特征的斑块破裂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这一策略的制定,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及其潜在的并发症风险,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智慧医疗“在路上”

  “将光学和声学成像技术融合,通过一根导管、一次成像,就能实现血管全貌、结构和病变性质的三维管腔管壁信息和功能学信息的全面获取,不仅让冠脉‘看得清’还能‘看得远’。”团队成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病房副主任代建南教授站在一款设备旁向记者介绍。

  这一设备是团队在OCT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国产高速光声双模同步冠脉腔内成像设备(IVUS-OCT)。它的问世,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能够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其成像能力及分辨率等关键技术参数也优于国际单模及双模成像产品。”代建南表示。

  目前,该设备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在钙化病变、分叉病变、弥漫病变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慢性肾功不全等高危患者中应用,潜在受益患者超百万。

  科研团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正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5G等新技术应用在心梗救治中。

  “我们正在构建智慧三级医联体医疗物联网架构,最终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整合和智能分析。”代建南表示,这意味着,无论患者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心梗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于波团队提醒,心梗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稳定,迅速联系医疗救援。在医生或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可以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但需注意,如果患者血压过低或心率过快,则不宜使用此类药物。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或心跳停止等严重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心梗虽然凶猛,但并非不可预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心梗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