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与花粉过敏、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相比,运动过敏更容易被忽视。什么是运动性过敏?运动过敏有哪些症状?如何科学防范运动过敏?对此,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的相关专家。
“运动性过敏是一种只在运动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在运动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其发病机制,目前已知的是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血浆组胺和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短暂升高。”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奇权介绍,目前最常见的运动性过敏是胆碱能性荨麻疹。它是好发于年轻人群体的一种皮肤病,且更常见于年轻男性,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全身皮肤出现小的红斑或者风团,伴有瘙痒或者刺痛。
除了此类运动性过敏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运动性过敏是食物依赖性运动过敏,“这类患者平时吃食某些食物(比如小麦、芹菜、虾等)并不会过敏,但如果吃食这些食物后6小时内运动的话,会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轻则表现为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潮红和风团),重则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等症状,更严重者会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甚至有生命危险。”陈奇权介绍,除此之外,特应性皮炎患者同样容易出现运动过敏。“研究显示9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会对汗液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导致他们在运动出汗后诱导加剧其皮肤的瘙痒症状,甚至导致全身泛红和抓痕反应。”陈奇权说。
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欢告诉记者,皮温升高、潮红、广泛瘙痒、风团、突发乏力等,是运动性过敏的早期症状。也有些患者剧烈运动后会出现血管性水肿,也叫巨大性荨麻疹,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的局部水肿,比如嘴唇、眼睑、手足的水肿,还可以出现内脏系统的血管性水肿,如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和腹泻;喉头水肿(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甚至低血压和(或)循环衰竭(全身血流量减少,导致重要的器官缺血缺氧)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
专家提醒,对于运动性过敏,一定要做到对症治疗。比如对于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人群,可以在运动前预防性口服抗组胺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症状严重者,也可以接受规范治疗(比如生物制剂治疗)症状稳定后正常运动;特应性皮炎患者可在凉爽的环境中进行一些轻度有氧运动,运动结束后,要用清水冲洗汗液;建议哮喘患者在积极接受规范治疗症状稳定期正常运动,或者运动前预防性使用哮喘药物;而食物依赖性运动诱发性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建议尽量避免在进食后马上运动,或检测明确食物诱因后,做好相应饮食规避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