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群众认为疫情得到控制了,认为疫情离我们很远,这是错误的。”3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再次强调: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达7000万人次。虽然群众接种疫苗的意愿逐步增加,但部分群众认为接种疫苗的紧迫性不是太强。事实上,我国疫苗的接种率仍然比较低,离较高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什么要对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有信心、积极接种?在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率保持比较低的水平下,一旦世界开放流动,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会面临哪些风险?接种疫苗后仍会有感染风险,又为什么要接种?多个部门的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人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
新冠疫苗虽然新,“三项评估”和老疫苗成绩相当
疫苗是人体的外来抗原,会引起“原住民”的一些反应,被称为“不良反应”。
大部分不良反应是正常的,比如红肿、头疼、乏力等。
关于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目前做了“三项评估”,包括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紧急使用的研究结果、上市后监测的结果。
“与既往已用的上市疫苗同类品种相比,结果是类似的,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监测显示,接种之后会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不需要处理,自行会痊愈。全身反应头痛、乏力、低热的情况,也在持续监测。
针对老年群体,科兴中维的监测结果显示:从国内一二期临床老年人组接种的情况以及境外大规模使用反馈的情况看,老年人群体中接种的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和成人组的情况是比较类似的。北京科兴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总监刘沛诚介绍:“目前为止,没有监测到与疫苗相关的异常情况。”
在研发方面我国新冠疫苗成绩优良,在生产方面,新冠疫苗做到了产量有提高,安全有保障。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生产总量、扩产增产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企业在增产扩能过程中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在目前大规模放量的情况下,疫苗的质量始终是安全和稳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说。
新冠仍在流行,人人需要获得这种“力量”
“全球新冠仍在流行,有必要在中国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接种,然后形成一个免疫屏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解释,接种疫苗的收益明显大于风险。
贺青华强调,从目前国际疫情形势来看,疫情仍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甚至今后还要共存,随时可能因为传染源的引入导致新冠疫情在国内流行,甚至暴发流行。前期由于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人群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获得的免疫力比例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时候,必须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
这意味着,早一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就早一日获得免疫力、保护力。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对疫苗带来的“能力”做了科学客观的解释:已经接种过疫苗,不意味着能够完全避免出现感染,但发病风险会大大降低。目前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疫苗、不管哪个类型的疫苗都表明,疫苗对重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对感染、轻症的预防效果,可能没有像重症那么好(但仍有效果)。
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为什么还要打?
几天前,陕西西安一医院检验师确诊,此前已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为什么还要打?
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是对个别人出现保护失败的情况。但大规模的研究表明:疫苗能够保护大多数人不发病,尤其对预防重症效果更好。因此即便个别感染情况出现,也应该接种疫苗。
“从国外目前已用的疫苗上市后的评估结果看,也印证了打完疫苗之后有一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的情况。我们后续也会对失败原因进行研究调查,包括预防接种史和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发展的过程等相关信息。”王华庆说,疫苗的作用是保护大多数人,我们要建立免疫屏障,实际是让大多数人产生保护力,屏障建立起来了,群体免疫形成了,疫苗对人类健康的保护作用就发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