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罕见病患者用药难题,有关部门在行动。记者从18日在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了解到,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涉及25种疾病。
自2018年成立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每年一次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罕见病用药也在调入之列。同时,通过对罕见病药品谈判准入,罕见病用药价格大幅降低。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在会上介绍,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5%。
据有关机构估计,我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面对日益庞大的罕见病患者群体,用药保障的步伐必须不断加快。
近年来,我国对罕见病治疗药品实施优先审评审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防治罕见病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介绍,国家药监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相关事宜的公告,遴选发布了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品种名单,鼓励企业申报。三批遴选发布的81个药物中,罕见病治疗药品超过一半。目前,已有26个罕见病药物通过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专门通道获批上市。
“在所有药品上市申请中,罕见病药品审评审批时限最短。”陈时飞说,2020年,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了将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防治罕见病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对于临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罕见病药品在70日内审结。
据介绍,2021年,国家药监局新批准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等10个罕见病药品,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罕见病。陈时飞说,这些药品填补了国内相关罕见病治疗用药的空白,为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